理论力学复习笔记

 

新开一个复习笔记系列,因为研究生入学要考试(悲),被告知选一些课程即可,故也不会所有课程全总结一遍的,进一步因为人比较懒,估计内容也不会很全面,只是自用而已

在本科时本课程的教材是《理论力学教程》1,内容较为简单、朴实无华,最后一章才碰上一点点分析力学,前面基本就是普通物理力学篇的内容及一点点延伸,或者对于竞赛生来说就完全是大纲内的东西了(

质点力学

运动学

运动的描述方法

欧式空间直接的数学化表示就是直角坐标系,由空间向数域映射肯定需要加点东西,在基矢下可以用坐标描述空间中的位置了,选不同的基矢就有不同的坐标系,比如柱面、球面、自然等等坐标系

绝对时空观虽然方便但是不合物理,描述物品(抽象为一个点就叫质点)在空间中的位置应该要来个参考系,这样能得到相对位置。质点在参考系中的位置矢量(位矢 \(\vb*{r}\))的变化就是位移 \(\Delta \vb*{r}\),然后从数学上定义出瞬时速度 \(\vb*{v}(t) = \dot{\vb*{r}}(t)\),再导一次就是瞬时加速度 \(\vb*{a}(t) = \dot{\vb*{v}}(t) = \ddot{\vb*{r}}(t)\)

上述形式定义一般会在具体坐标系中根据基矢展开进行计算,要小心某些坐标系的基矢是含时变化的,最经典的例子是平面极坐标系: \(\begin{equation} \vb*{v} = \dot{r} \vb*{e}_{r} + r \dot{\theta} \vb*{e}_{\theta} , \end{equation}\)

\(\begin{equation} \vb*{a} = \qty( \ddot{r} - r \dot{\theta}^2 ) \vb*{e}_{r} + \qty( r \ddot{\theta} + 2 \dot{r} \dot{\theta} ) \vb*{e}_{\theta} . \end{equation}\) 式中那两个单位矢量就是径向和横向单位矢量。另一个经典好用的例子是自然坐标系,其基矢就粘在轨迹上,被称为切向和法向,速度就是路程求导、方向沿着切向,切向加速度就是速度求导,法向加速度就是 \(v^2 / \rho\),\(\rho\) 是轨迹那点的曲率半径

平动参考系

无绝对时空观,但一般会认为实验室系 / 地面系是静止的参考系 $S$,此中物体的运动相关量称为“绝对”的;另有一个运动的参考系 $S’$,其相对于 $S$ 系的运动相关量称为“牵连”的;物理在 $S’$ 系中的运动相关量称为“相对”的

动力学

运动定律

Newton 第一定律(惯性定律)
任何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,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
Newton 第二定律
当一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,该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和外力成正比,和物体本本身的质量成反比,加速度的方向和外力的方向一致,数学表达即:\(\vb*{F} = m \vb*{a}\)
Newton 第三定律
当一物体 A 对另一物体 B 有一个作用力的同时,物体 B 也对该物体 A 有一个反作用力,二者大小相同,方向相反,且在同一直线上

上述 Newton 三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作惯性参考系

运动微分方程

根据 Newton 第二定律,列出位移的二阶微分方程,接着一般会在某个参考系下写出分量形式求解

非惯性系

静止系 $S$ 中 Newton 运动定律成立,但如果 $S’$ 系相对 $S$ 系有加速度,那 $S’$ 系是非惯性参考系了,$S’$ 系中 Newton 运动定律不成立,进一步说就是需要引入惯性力才能成立。数学上来说,设 \(\vb*{a}\) 为绝对加速度(即 $S$ 系看到的),\(\vb*{a}_0\) 为牵连加速度,\(\vb*{a}'\) 为相对加速度(即 $S’$ 系看到的),则有 \(\vb*{F} = m \vb*{a} = m (\vb*{a}_0 + \vb*{a}')\),稍稍改形式得 \(\vb*{F} + (- m \vb*{a}_0) = m \vb*{a}'\),如果引入惯性力 \((- m \vb*{a}_0)\),则表面上 Newton 运动定律可以在非惯性系 $S’$ 系中成立了,注意到惯性力是牵连加速度和物体质量的乘积,不过方向相反

也就是说,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研究时,懒得考虑牛二就直接引入惯性力,后面就可用静力学平衡来分析了

功与能

力乘以质点在力的方向所产生的位移,即 \(W = \int_{\text{A}}^{\text{B}} \vb*{F} \vdot \dd{\vb*{r}}\),单位为 $\mathrm{J}$
功率
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,即 \(P = \dot{W}(t) = \vb*{F} \vdot \vb*{v}\),单位为 $\mathrm{W}$, $1 \ \mathrm{W} = 1 \ \mathrm{J / s}$

的概念比较麻烦一点,可以说是物理具有多少做功的能力,动能来自物体的速度,势能来自物体间的位置变化

保守力
力所做的功与中间路径无关,或者沿任何闭合路径力做功为零,充要条件是 \(\curl \vb*{F} = 0\)

保守力做功只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,故可以引入全局的一个标量来标识每个位置的做功能力,即势能,当然这个标量可以任意加上常数,因为我们只需要它的差值来计算功,从势能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保守力 \(\vb*{F} = - \grad{V}\)

能量、动量与守恒定律

定义动量 \(\vb*{p} = m \vb*{v}\),立即有微分形式的动量定理 \(\vb*{F} = \dv{\vb*{p}}{t}\),然后两边对时间积分得到积分形式的动量定理(冲量定理),力对时间定积分就定义为冲量,另外,如果没有力,那么动量守恒

定义 \(\vb*{M} = \vb*{r} \cross \vb*{F}\),同样也可以定义角动量 \(\vb*{J} = \vb*{r} \cross \vb*{p}\),则立即有微分形式的角动量定理 \(\vb*{M} = \dv{\vb*{J}}{t}\),接着两边对时间积分就能变成积分形式的定理,力矩对时间定积分就定义为冲量矩,另外,如果合力矩为零,则有角动量守恒

由动力学方程(Newton 第二定律的位移二阶微分形式)可以推出 \(\dd(\frac{1}{2} m v^2) = \vb*{F} \vdot \dd{\vb*{r}}\),式子左边是动能的微分,故积分一下就可得到动能的变化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所做的功,即动能定理

若物体只受到保守力作用,则力可由势场的梯度给出,积分一下得到不变量 \(E = T + V = \frac{1}{2} m v^2 + V(\vb*{r})\),称作总机械能,换句话说,质点所受的力都是保守力时,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不变,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

有心力

质点所受力的作用线始终通过某一个定点,我们就说这个力是有心力,定点称作力心,从力心来看,质点角动量守恒

此类问题利用极坐标是方便的,横向运动方程等价于角动量守恒,径向运动方程为 \(m \qty(\ddot{r} - r \dot{\theta}^2) = F (r)\),定义 $u = r^{-1}$,令 \(h = r^2 \dot{\theta}\),并联立两个方程,可以消去时间得到轨道运动方程,即 Binet 公式

\[\begin{equation} h^2 u^2 \qty(\dv[2]{u}{\theta} + u) = - \frac{F}{m} . \end{equation}\]

设有心力为万有引力 \(F = - GMm r^{-2}\),代入上式可解得轨道方程为标准圆锥曲线方程 \(r = p / (1 + e \cos{\theta})\),其中 $p = h^2 / k^2 , \ Ap = e, \ k^2 = GM$,$A$ 为积分常数

已知有心力是保守力,故对于万有引力来说,积分后得势能 \(V(r) = - GMm r^{-1}\),利用机械能守恒和角动量守恒也可以推出轨道方程

Kepler 定律

  • 第一定律: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,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
  • 第二定律:行星绕太阳之间的连线,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(等价于角动量守恒)
  • 第三定律:行星公转的周期的平方和轨道半周长 $a$ 的立方成正比

对椭圆轨道,总机械能为 $ - GMm / (2a) $,机械能守恒可知从地球发射的最低速度,即第一宇宙速度(环绕速度)为 $v_1 = \sqrt{gr} = 7.9 \ \mathrm{km / s}$,能完全脱离地球引力的第二宇宙速度(逃逸速度)为 $v_2 = \sqrt{2 g r} = 11.2 \ \mathrm{km/s}$,此外,能脱离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不容易计算,近似值为 $v_3 \simeq 16.5 \ \mathrm{km/s}$

略去平方反比引力的轨道稳定性分析,以及略去平方反比斥力的相关内容,基本思路是一样的,另外此处有介绍散射截面的概念和 Rutherford 散射公式,但我觉得出现在这里有点怪怪的(

质点系力学

质点系及守恒定律

质点系就是许多相互联系着的质点所组成的力学体系,质点间的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,质点系以外的物体对质点系内任一质点的作用力称为外力,显然内力总和为零,若质点系不受到外力作用则称为孤立系或闭合系

质心即质点系的质量中心,数学定义为:\(\vb*{r}_C = \sum^{n}_{i=1} m_i \vb*{r}_i / \sum^{n}_{i=1} m_i\),对连续性物体求和要换成积分

定义质点系的总动量为 \(\vb*{p} = \sum^{n}_{i=1} m_{i} \vb*{v}_{i}\),则由内力总和为零可知 \(\dv{\vb*{p}}{t} = \sum^{n}_{i=1} \vb*{F}_{i}^{\text{(e)}}\),式中上标 \(\text{(e)}\) 表示是外力,这就是质点系的动量定理。进一步,令总质量 \(m = \sum^{n}_{i=1} m_{i}\),易知 \(\vb*{p} = m \dot{\vb*{r}}_C\),则有 \(m \ddot{\vb*{r}}_C = \sum^{n}_{i=1} \vb*{F}_{i}^{\text{(e)}}\),这就是质心运动定理。接着,当外力总和为零时,质点系的总动量守恒,质心速度不变,这称作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

内力成对出现,且方向相反大小相当在同一直线上,故对某点的力矩和为零,定义对某固定点的总角动量 \(\vb*{J} = \sum^{n}_{i=1} \vb*{r}_i \cross \vb*{p}_i\) 和外力力矩和 \(\vb*{M} = \sum^{n}_{i=1} \vb*{r}_i \cross \vb*{F}_i^{\text{(e)}}\),则易得 \(\dv{\vb*{J}}{t} = \vb*{M}\),这就是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。如果外力对选取的固定点合力矩为零,则总角动量不变,这叫质点系动量矩守恒定律。注意到若固定点选取为质心,则质心系(非惯性系)所引入的惯性力通过质心从而不提供力矩,则仍有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的形式,这称作质点系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

对一般的质点系而言,内力做功不是零(非刚体内力会做功),故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,直接是全部质点的总和即可,即必须考虑所有内力和外力。当所有内力和外力都是保守力时,质点系总机械能守恒,称为质点系的机械能守恒定律。考虑质心参考系,质心系中各个质点的位移定义为 \(\vb*{r}'_{i}\),则易证明质点系的总动能 \(T = \frac{1}{2} m \vb*{r}^2_C + \frac{1}{2} \sum^{n}_{i=1} m_i {\vb*{r}'_i}^2\),用语言描述,就是总动能等于质心动能加上各质点对质心的相对动能,这称为 König 定理(柯尼希定理 Konig’s theorem)。最后,质心的动能定理表述为质点系对质心的相对动能的微分,等于质点系相对质心系位移时内力和外力所作的元功之和,其形式与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基本相同,只不过所有绝对位移换成了质心系的相对位移罢了

两体问题略,一般是在行星绕恒星公转或者电子绕原子核的时候用的,此时恒星质量不变,行星质量修正为二者的调和平均,即 \(\mu^{-1} = m^{-1} + M^{-1}\)

质心坐标系与实验室坐标系略

变质量物体的运动

设物体质量为 $m$,速度为 \(\vb*{v}\),一微小质量 \(\Delta m\) 以速度 \(\vb*{u}\) 运动并在 \(\Delta t\) 时间内和物体合并,而后整体速度增加 \(\Delta \vb*{v}\),同时整体受到的合外力为 \(\vb*{F}\),则由动量定理有 \(\qty(m + \delta m) \qty(\vb*{v} + \Delta \vb*{v}) - m \vb*{v} - \Delta m \vb*{u} = \vb*{F} \Delta t\),取极限 \(\Delta t \rightarrow 0\) 同时约去二阶小量则得到变质量物体动力学方程(密歇尔斯基公式 Meshcherskii formula):

\[\begin{equation} \dv{t}(m \vb*{v}) - \dv{m}{t} \vb*{u} = \vb*{F} . \end{equation}\]

位力定理 Virial theorem

定义 \(G = \sum_{i=1}^{n} \vb*{p}_{i} \vdot \vb*{r}_{i}\),对时间求导后可得到 \(\dot{G} = \sum_{i=1}^{n} \qty(m_i v_i^2 + \vb*{F}_i \vdot \vb*{r}_i) = 2T + \sum_{i=1}^{n} \vb*{F}_i \vdot \vb*{r}_i\),两边做一下平均(对时间定积分后除以积分上下限差的时间),注意到 $G$ 有上限导致其时间平均可以任意小,故直接忽略得到:

\[\begin{equation} \overline{T} = - \frac{1}{2} \overline{\sum_{i=1}^{n} \vb*{F}_i \vdot \vb*{r}_i} . \end{equation}\]

上式右边称为位均力积,简称位力,故上式称为位力定理。利用此定理可以证明单个质点受有心力作用,有 \(2 \overline{T} = \overline{r \pdv{V}{r}}\),对于平方反比引力来说有 \(2 \overline{T} = - \overline{V}\)

刚体力学

概念

刚体
特殊的质点系,其中任何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不会因力的作用发生改变

刚体运动的分类:

  1. 平动:整体一起动,可以直接看为质点
  2. 定轴转动:始终有根轴不动
  3. 平面平行运动:任意一点始终在某一固定平面内
  4. 定点转动:只有一点固定不动
  5. 一般运动:三平动三转动共六个独立变量

刚体转动并不对易,但微小转动是对易的,可以看作矢量,那利用它至少可以定义角速度 \(\vb*{\omega} = \dv{\vb*{n}}{t}\),这是刚体在某一瞬间绕某一转轴(转动瞬轴)转动的角速度,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刚体内一点的线速度为 \(\vb*{v} = \vb*{\omega} \cp \vb*{r}\)

Euler 角

定点转动有三个转动自由度,用 Euler 角(欧拉角)可以表示,如图 1 所示,这里有两组坐标系,\(O \textrm{ - }\xi\eta\zeta\) 是固定在空间中的,而活动坐标系 \(O \textrm{ - }xyz\) 是固定在刚体上的,$z$ 轴就是瞬时转动轴,三个转动角分别称为进动角 $\varphi$、自转角 $\psi$、章动角 $\theta$,从空间固定系转动到刚体固定系,需要以进动、章动、自转进行三次转动


图 1  Eular 角描述示意

利用上图进行矢量分解可以发现 Euler 角速度和刚体角速度 \(\vb*{\omega}\) 的关系,写成活动坐标轴 \(O \textrm{ - }xyz\) 的分量形式,称为 Euler 运动学方程

\[\begin{equation} 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omega_x &= \dot{\varphi} \sin{\theta} \sin{\psi} + \dot{\theta} \cos{\psi} \\ \omega_y &= \dot{\varphi} \sin{\theta} \cos{\psi} - \dot{\theta} \sin{\psi} \\ \omega_z &= \dot{\varphi} \cos{\theta} + \dot{\psi} \end{aligned} \right. \end{equation}\]

运动方程与静力学

在刚体力学中,力的作用点可以在作用线上的任何位置,这称为力的可传性原理,此处力是滑移矢量

刚体是质点系,所以可以直接套用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定理,另外刚体内力不做功故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做功

对于静力学平衡,令合外力和合外力矩为零即可得到六个分量方程,正好对应六个自由度从而规定位形

转动惯量

刚体角动量 \(\vb*{J} = \sum_{i=1}^{n} m_{i} \vb*{r}_i \cp \qty(\vb*{\omega} \cp \vb*{r}_{i}) = \sum_{i=1}^{n} m_{i} \qty[\vb*{\omega} r_i^2 - \vb*{r}_i (\vb*{\omega} \vdot \vb*{r}_i)]\),明显角动量和角速度方向通常不会共线(共线情况:在惯量主轴上)

将上面的表达式在一个正交坐标系中展开,则有:

\[\begin{equation} \mqty[J_x \\ J_y \\ J_z] = \mqty[I_{xx} & -I_{xy} & -I_{xz} \\ -I_{yx} & I_{yy} & -I_{yz} \\ -I_{zx} & -I_{zy} & I_{zz}] \mqty[\omega_x \\ \omega_y \\ \omega_z] \end{equation}\]

式中,\(I_{\alpha \alpha} = \sum_{i=1}^{n} m_i \qty(\beta_i^2 + \gamma_i^2) , \quad I_{\alpha \beta} = I_{\beta \alpha} = \sum_{i=1}^{n} m_i \alpha_i \beta_i, \quad \alpha, \beta, \gamma \in \{x,y,z\}\),它们是惯量张量的九个分量,对角元称为轴转动惯量,非对角元称为惯量积。注意到二阶张量也就是三阶方阵是实对称的,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个正交变换使其对角化,或者说就是让其对角化的相似矩阵是个三维空间转动矩阵(书上定义了惯量椭球来说明),一定能找到一组正交坐标轴使得惯量张量是对角的,此时称三个轴为惯量主轴,特征值表为 $I_1, I_2, I_3$,称为主转动惯量。此时角动量 \(\vb*{J} = I_1 \omega_x \vb*{i} + I_2 \omega_y \vb*{j} + I_3 \omega_z \vb*{k}\) 和转动动能 \(T = \frac{1}{2} \qty(I_1 \omega_x^2 + I_2 \omega_y^2 + I_3 \omega_z^2)\) 有较为简单的形式。很直观的一个结论就是惯量主轴的方向通常是刚体的对称轴

刚体的各种运动

这部分简略,少写了很多东西,实际做题时实在不行就一点点分析呗

定轴转动一般轴上是有力的,受力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

平面平行运动注意,一般会从质心开始考虑,从质心系换到地面系时是有个换系的,而且质心系是非惯性系也是转动参考系,这个下一章会说明,虽然刚体限制了科氏加速度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产生,但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肯定是有的

定点转动有一个转动瞬轴,刚体各点速度很容易给出,加速度要小心,也是个转动参考系,有向轴加速度和转动加速度,因为定点所以只有三个自由度,可以用 Euler 角表示,此时写出的动力学方程称为 Euler 动力学方程,不过这方程非常难解,书中讨论了各种对称性下的特殊情况

在匀强磁场中,旋转着的带电物体的磁矩可以证明与角动量有关,即 \(\vb*{\mu} = \frac{e}{2m} \vb*{J}\),因磁力矩为 \(\vb*{M} = \vb*{\mu} \cp \vb*{B}\),则可得动力学方程 \(\dv{\vb*{J}}{t} = - \frac{e \vb*{B}}{2 m} \cp \vb*{J}\),注意到角动量的变化速度始终和角动量方向垂直,故角动量 \(\vb*{J}\) 大小不变,方向是绕着磁场强度 \(\vb*{B}\) 在旋转,转动角速度为 \(\vb*{\omega}_l = - \frac{e \vb*{B}}{2 m}\),这叫做 Larmor 进动(拉莫尔进动 Larmor precession),而 \(\vb*{\omega}_l\) 称为 Larmor 频率,这是经典的推导,其实量子化的推导也能得出一样的结论

转动参考系

平面转动参考系

设平面转动参考系 $S’$ 以角速度 \(\vb*{\omega}\) 绕垂直平面的轴旋转,很容易给出基矢对时间的一阶导(或者直接用位移矢量导数推),则绝对速度 \(\vb*{v} = \vb*{v}' + \vb*{\omega} \cp \vb*{r}\),再求导可得绝对加速度 \(\vb*{a} = \vb*{a}' + \dot{\vb*{\omega}} \cp \vb*{r} - \omega^2 \vb*{r} + 2 \vb*{\omega} \cp \vb*{v}'\),式子右边最后一项是 Coriolis 加速度(科里奥利加速度),第一项是相对加速度,中间两项是换系的牵连加速度

空间转动参考系

设平面转动参考系 $S’$ 以角速度 \(\vb*{\omega}\) 旋转,对此参考系中的任一矢量 \(\vb*{G}\) 来说,其在绝对的地面系中的对时间导数为 \(\dv{\vb*{G}}{t} = \dv{^{\star} \vb*{G}}{t} + \vb*{\omega} \cp \vb*{G}\),式中 \(\dv{^{\star} \vb*{G}}{t} = \dot{G_x} \vb*{i} + \dot{G_y} \vb*{j} + \dot{G_z} \vb*{k}\),稍稍观察发现 \(\dv{^{\star} \vb*{G}}{t}\) 是 $S’$ 系中看到的变化率,称为相对变化率,而 \(\vb*{\omega} \cp \vb*{G}\) 是换参考系带来的,称为牵连变化率

有上述普适结论则容易得到绝对速度 \(\vb*{v} = \vb*{v}' + \vb*{\omega} \cp \vb*{r}\),和绝对加速度 \(\vb*{a} = \vb*{a}' + \vb*{a}_t + \vb*{a}_c\),其中 \(\vb*{a}'\) 是相对加速度,牵连加速度为 \(\vb*{a}_t = \dv{\vb*{\omega}}{t} \cp \vb*{r} + \vb*{\omega} (\vb*{\omega} \vdot \vb*{r}) - \omega^2 \vb*{r}\),Coriolis 加速度为 \(\vb*{a}_c = 2 \vb*{\omega} \cp \vb*{v}'\)

非惯性系动力学

基本略

简单说说,就是在非惯性的转动参考系中,如果还想直接列静力学或者动力学方程(相对加速度的),需要将牵连加速度和 Coriolis 加速度乘上物体质量后反向施加在物体上,这就是之前说过的非惯性力,不过很显然也可以直接写出绝对加速度来列方程,这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罢了

换到非惯性的转动参考系有什么好处吗?直观!但是代价是什么呢,多出了惯性力,比如惯性离心力和 Coriolis 力等等,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站在地球上,地球其实是匀速转动参考系,所以有些不那么直观的现象就是地球转动造成的,换个角度说就是受到了惯性力作用,离心力的例子就是赤道附近重力没有南北极大、地球是压扁了的椭球等等,Coriolis 力例如信风(贸易风 trade wind)、河岸和轨道磨损、下水口的涡旋、傅科摆(Foucault’s pendulum)……

分析力学

Lagrange 力学

拉格朗日力学(Lagrangian mechanics),我就直接写成 Lagrange 力学啦~

大量质点组成的体系,其中所有运动都和质点的位置和运动有关,则这种体系称为力学体系,此中常常有一些限制质点自由运动的条件,称为约束,不含时约束称为稳定约束,否则为不稳定约束,质点不能脱离的是不可解约束(等号),否则为可解约束(大于、小于、大于等于、小于等于),只限制位置的是几何约束 / 完整约束,进一步限制质点速度的是运动约束 / 微分约束,如果微分约束不能积分成为几何约束则称为不完整约束,只含有完整约束的力学体系叫完整系,否则为不完整系

对于 $n$ 个质点的力学体系,如果有 $k$ 个几何约束,则独立坐标减少到 \((3n - k)\) 个,力学体系只有几何约束时,独立坐标的数目称做自由度,令 \(s = 3n-k\),则可用独立参数 \(q_1, q_2 , \cdots, q_s\) 和时间 $t$ 来表示整个体系中所有质点的位置和运动信息了,$s$ 个独立参数称为广义坐标

质点由于运动发生的位移称为实位移 \(\dd{\vb*{r}}\),质点在某一时刻,在约束许可下发生的无限小变更,想象中的位移称为虚位移 \(\var{\vb*{r}}\),在稳定约束下,实位移是虚位移中的一个。作用在质点上的力 \(\vb*{F}\) 和任意虚位移 \(\var{\vb*{r}}\) 所做的功称为虚功,如果作用在一个力学体系上的所有约束反力(约束造成的力)在任意虚位移中所做的虚功之和为零,即 \(\sum_{i=1}^{n} \vb*{F}_{\text{r} i} \vdot \var{\vb*{r}_{i}} = 0\),则这种约束称为理想约束,光滑无摩擦的、刚性的、不可伸长的东西都是理想约束

虚功原理
若平衡体系受到理想约束,已知约束反力虚功之和为零,则系统平衡的充要条件为 \(\var{W} = \sum_{i=1}^{n} \vb*{F}_{i} \vdot \var{\vb*{r}_i} = 0\),也就是主动力在任意虚位移中所做的元功之和等于零

由虚功原理,将位移用广义坐标展开 \(\var{\vb*{r}_i} = \sum_{i=1}^{n} \pdv{\vb*{r}_i}{q_{\alpha}} \var{q_{\alpha}}\),可得独立条件 \(Q_{\alpha} = 0 \quad (\alpha = 1,2,\cdots,s)\),其中 \(Q_{\alpha} = \sum_{i=1}^{n} \qty(\vb*{F}_i \vdot \pdv{\vb*{r}_i}{q_{\alpha}})\) 称为广义力

虚功原理最大的用途就是计算主动力,约束反力因几何约束而被消除,实际上工作量并未减少,因为需要几何约束来算虚位移关系啊!如果想要计算约束反力,则需用 Lagrange 未定乘数法,就是给虚位移关系弄上乘数再和虚功原理的等式相加,未定乘数乘上约束方程的梯度就是约束反力

由 Newton 运动定律和虚功原理,得 \(\sum_{i=1}^{n} \qty(\vb*{F}_i - m_i \ddot{\vb*{r}}_{i}) \vdot \var{\vb*{r}_i} = 0\),将虚位移在广义坐标下展开,经过较为复杂的推导后可以得到: \(\begin{equation} \dv{t}(\pdv{T}{\dot{q}_{\alpha}}) - \pdv{T}{q_{\alpha}} = Q_{\alpha} \quad (\alpha = 1,2,\cdots,s) \label{math:1} \end{equation}\) 式中 $T$ 为体系总动能,$Q_{\alpha}$ 为广义力,\(\dot{q}_{\alpha}\) 称为广义速度,\(\pdv{T}{\dot{q}_{\alpha}}\) 称为广义动量,此即基本形式的 Lagrange 方程

在保守力系中,力是势能的梯度的反向,故可推得 \(Q_{\alpha} = - \pdv{V}{q_{\alpha}}\),定义 Lagrange 函数(Lagrangian Function) \(L = T - V\),从而式 \(\eqref{math:1}\) 化简为: \(\begin{equation} \dv{t}(\pdv{L}{\dot{q}_{\alpha}}) - \pdv{L}{q_{\alpha}} = 0 \quad (\alpha = 1,2,\cdots,s) \label{math:2} \end{equation}\) 这称为保守力系的 Lagrange 方程

拉氏函数 $L$ 不显含某一坐标 $q_i$,则 \(\pdv{L}{\dot{q}_i}\) 为一常数(广义动量守恒),$q_i$ 称为循环坐标,对应的积分称为循环积分

如果动能是广义速度的二次齐函数 \(T = T_2\) 则有 \(T+V=E\)(机械能守恒),这称为能量积分,如果动能不含时但是广义速度的二次非齐次函数 $T = T_2 + T_1 + T_0$,则有 $T_2 - T_0 + V = h$,这不代表总能量守恒,称为广义能量积分

冲击运动和不完整约束的 Lagrange 方程略

小振动

设一个完整、稳定、保守的理想体系在平衡位置时的广义坐标 \(q_{\alpha} (\alpha = 1,2,\cdots,s)\) 均等于零(总可以通过线性变换做到),假设偏移是微小的,势能在平衡点展开,零阶是常数可以设为零,一阶项因为是平衡点所以为零(广义力等于零),故可取二阶项并忽略高阶项有 \(V = \frac{1}{2} \sum_{\alpha, \beta = 1}^{s} c_{\alpha \beta} q_{\alpha} q_{\beta}\),其中 \(c_{\alpha \beta} = \eval{\pdv{V}{q_{\alpha}}{q_{\beta}}}_{0}\) 是常数,称为恢复系数准弹性系数,下标的 $0$ 代表是平衡点的值;稳定约束下动能是速度的二次齐函数,故 \(T = \frac{1}{2} \sum_{\alpha, \beta = 1}^{s} a_{\alpha \beta} \dot{q}_{\alpha} \dot{q}_{\beta}\),\(a_{\alpha \beta}\) 在平衡点展开取零阶项常数,称为惯性系数。将表达式代入 Lagrange 方程可以得到动力学方程 \(\sum_{\beta=1}^{s} \qty(a_{\alpha \beta} \ddot{q}_{\beta} + c_{\alpha \beta} q_{\beta}) = 0 \quad (\alpha = 1,2,\cdots,s)\),这是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组,猜解为指数形式代入即可,最后将解化为简谐振动形式(三角函数形式)后可以得到 $s$ 个特征值转化的频率,称为简正频率,若找到一组对广义坐标的线性变换让动能和势能变为正则形式(没有交叉项),或者说让坐标独立,又或者说是矩阵对角化,则此变换得到的新坐标称为简正坐标

Hamilton 力学

Hamilton 正则方程

哈密顿力学(Hamiltonian mechanics),哈密顿正则方程(Hamilton’s canonical equations)

在式 \(\eqref{math:2}\) 中,令 \(p_{\alpha} = \pdv{L}{\dot{q}_{\alpha}} \ (\alpha =1,2,\cdots,s)\) 为独立变量,想要将拉氏函数 $L$ 中的独立变量 \(\dot{q}_{\alpha}\) 变为 $p_{\alpha}$,需做 Legendre 变换(勒让德变换),引入 $H(p,q,t) = -L + \sum_{\alpha=1}^{s} p_{\alpha} \dot{q}_{\alpha}$,微分后推导得 \(\begin{equation} \left\{ \begin{aligned} \dot{q}_{\alpha} &= \pdv{H}{p_{\alpha}} \\ \dot{p}_{\alpha} &= -\pdv{H}{q_{\alpha}} \end{aligned} \right. \quad (\alpha = 1, 2, \cdots, s) , \end{equation}\) 以及 \(\pdv{H}{t} = - \pdv{L}{t}\),这称为 Hamilton 正则方程,$H$ 称为 Hamilton 函数,\(p_{\alpha}\) 和 \(q_{\alpha}\) 通常叫做正则变量,代表了 $2s$ 维相空间中的一个相点的坐标

将 Hamilton 函数对时间求导,可推得 \(\dv{H}{t} = \pdv{H}{t}\),若其不显含时间,则为一积分常数,这就代表能量积分,与前述 Lagrange 方程差不多,另外循环积分几乎一样不再赘述

Poisson 定理

Poisson(泊松)

设函数 $\varphi$ 是正则变量和时间的函数,将其对时间求导可得 \(\dv{\varphi}{t} = \pdv{\varphi}{t} + \comm{\varphi}{H}\),其中 \(\comm{\cdot}{\cdot}\) 称为 Poisson 括号,定义为: \(\begin{equation} \comm{\varphi}{H} = \sum_{\alpha=1}^{s} \qty(\pdv{\varphi}{q_{\alpha}} \pdv{H}{p_{\alpha}} - \pdv{\varphi}{p_{\alpha}} \pdv{H}{q_{\alpha}}) \end{equation}\)

怪哦,一般都是用花括号的,中括号少见啊,虽然其实对应量子力学中的对易子

Poisson 括号的一大堆性质略,以及知道用它也可以方便地表示 Hamilton 正则方程

设 \(\varphi(\vb*{p};\vb*{q};t) = C_1\) 和 \(\psi(\vb*{p};\vb*{q};t) = C_2\) 是正则方程的两个积分,则利用一些性质和正则方程可以推得 \(\comm{\varphi}{\psi} = C_3\) 也是正则方程的一个积分,这称为 Poisson 定理

Hamilton 原理

变分全部采取等时变分,也就是变分和时间求导可以随意交换顺序,保守力系作用下可以推导出 \(\var{\int_{t_1}^{t_2} L \dd{t}} = 0\),这就是 Hamilton 原理的数学表达,定义 \(S = \int_{t_1}^{t_2} L \dd{t}\) 为作用量(作用函数),当它表示为端点时间和位置的函数时也称为主函数。Hamilton 原理的文字表述如下:保守的、完整的力学体系在相同时间内,由某一初位形转移到另一已知位形的一切可能运动中,真实运动的主函数具有稳定值,即主函数的变分等于零 \(\var{S} = 0\)

很熟悉的东西,变分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泛函导数,经典场论一般都是从 Hamilton 原理推导出 Lagrange 运动方程的,不过本书反过来了

正则变换

如果通过某种变数的变换,能够找到新的函数 \(H^{*}\),使正则方程的形式不变,则这种变换称为正则变换。新旧正则变量间有关系 \(P_{\alpha} = P_{\alpha} \qty(p_1, p_2, \cdots, p_{s}; q_1, q_2, \cdots, q_{s}; t), \quad Q_{\alpha} = Q_{\alpha} \qty(p_1, p_2, \cdots, p_{s}; q_1, q_2, \cdots, q_{s}; t) \quad (\alpha = 1, 2, \cdots, s)\),可用变分证明正则变换的条件为 \(\sum_{\alpha=1}^{s} \qty(p_{\alpha} \dd{q_{\alpha}} - P_{\alpha} \dd{Q_{\alpha}}) + (H^{*} - H) \dd{t} = \dd{U}\),\(U\) 称为母函数(生成函数),根据其依赖的独立变量的不同,共有四种形式的正则变换:

  1. \(U(\vb*{q}, \vb*{Q}, t)\) 形式,有 \(p_{\alpha} = \pdv{U}{q_{\alpha}}, \quad P_{\alpha} = -\pdv{U}{Q_{\alpha}}, \quad H^{*} - H = \pdv{U}{t}\)
  2. \(U(\vb*{p}, \vb*{Q}, t)\) 形式,有 \(q_{\alpha} = -\pdv{U}{p_{\alpha}}, \quad P_{\alpha} = -\pdv{U}{Q_{\alpha}}, \quad H^{*} - H = \pdv{U}{t}\)
  3. \(U(\vb*{q}, \vb*{P}, t)\) 形式,有 \(p_{\alpha} = \pdv{U}{q_{\alpha}}, \quad Q_{\alpha} = \pdv{U}{P_{\alpha}}, \quad H^{*} - H = \pdv{U}{t}\)
  4. \(U(\vb*{p}, \vb*{P}, t)\) 形式,有 \(q_{\alpha} = -\pdv{U}{p_{\alpha}}, \quad Q_{\alpha} = \pdv{U}{P_{\alpha}}, \quad H^{*} - H = \pdv{U}{t}\)

嗯,就是多元微积分学的一点点小技巧罢了,正则变换的目的在于寻找到新的正则变量,使得 Hamilton 函数中的独立变量最少,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循环积分(也就是找到最多的广义动量守恒),但是啊,找合适的母函数是非常困难的(

Hamilton-Jacobi 理论

Hamiltonian-jacobi theory(哈密顿-雅可比理论)

找母函数太难了,于是换个办法,取母函数 \(S(\vb*{q}, \vb*{P}, t)\),也就是上面第三种形式,我们的目标是让 \(H^{*} = 0\),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立即得: \(\begin{equation} \pdv{S}{t} + H \qty(t; q_1, q_2, \cdots, q_s; \pdv{S}{q_1}, \pdv{S}{q_2}, \cdots, \pdv{S}{q_s}) = 0 . \end{equation}\) 这称为 Hamilton-Jacobi 偏微分方程

如果 Hamilton 函数不显含时间,且约束是稳定的,则 \(H=E\) (不稳定约束下常数就不是能量了),推一推就可得 \(S = -Et + W(q_1, q_2, \cdots, q_s, \alpha_2, \alpha_3, \cdots, \alpha_s, E) + C\),其中 \(\alpha{s}\) 为任意常数,也是新的广义动量,\(W\) 为一新函数,不包含时间,常称为 Hamilton-Jacobi 特性函数

下面就是怎么使用它了,略,感觉就是点微积分技巧,或者是我根本没懂这一部分,嘛,反正不太会考

相积分和角变数的部分略,这是周期运动下的特殊玩意

Liouville 定理(刘维尔定理)

Liouville 定理
保守力学体系在相空间中代表点的密度,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

广义动量和广义坐标构成的相空间是 $2s$ 维的,这是统计力学的一个基本定理,要求系统(系综)统计平衡,不平衡就有个相流

既然是统计力学的那就略啦~可能会在热统里提到。这部分主要是推导定理的数学表达式,也算是证明吧

  1. 《理论力学教程(第四版)》,周衍柏 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